宝宝迷惑行为之: 躺下就摇头! 他除了不想躺, 还可能是这8种情况

  • 首页
  • 南宫官网app下载安装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你的位置:南宫官网app下载安装 > 新闻动态 > 宝宝迷惑行为之: 躺下就摇头! 他除了不想躺, 还可能是这8种情况

    宝宝迷惑行为之: 躺下就摇头! 他除了不想躺, 还可能是这8种情况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7-05 11:25    点击次数:153

    “姐妹们,我家崽崽最近像拨浪鼓成精了似的,一躺下就使劲摇头,后脑勺都快磨出火星子了!你们家娃也这样吗?”

    不久前,一位宝妈在母婴群里发出求助,底下瞬间炸出了一串“同款娃”。

    也有些妈妈帮着出主意,说这可能是娃不想躺啦,想让妈妈抱起来玩呢!

    一位二胎宝妈的回复更淡定:“恭喜呀,这是宝宝在通知你‘该充电啦’!”

    其实,小婴儿经常摇头晃脑,这里面学问可不小。宝宝除了不想躺着以外,可能还有别的原因呢。

    咱们先来看看,宝宝身体不存在异样,健康前提下的摇头:

    01宝宝求关注的信号

    记得我家娃4-6月的阶段时,就特别喜欢对着我摇头晃脑。刚开始我还很紧张,赶忙上前给他查看。

    结果呢,小家伙见我亲近,立刻高兴地手舞足蹈,还咯咯地笑出声!

    有育儿专家认为,在宝宝学会用语言表达前,摇头晃脑是他们自创的“摩斯密码”。

    他可能是在告诉你:“妈妈我太无聊啦,快来陪我玩!”

    02宝宝在探索和锻炼

    小宝宝的活动能力和活动空间都是十分有限的,大多时候,他们都是躺着自娱自乐。

    所以当发现自己解锁了摇头的“新技能”,就会反复尝试,体验这个动作带来的新奇和快乐感。

    宝宝摇头晃脑时,能把全身带动起来,既消耗热量和过多的精力,还能帮助消化,强身健体呢!

    03宝宝的模仿行为

    你知道吗?宝宝天生就是个模仿家!出生不久,他就能模仿大人张嘴、撅嘴、动舌头等小动作。

    随着月龄增长,他们的模仿能力更强。说不定哪天,看见你或身边的人偶然出现摇头的动作,就悄悄自己学会了呢。

    04宝宝的情绪表达

    宝宝慢慢长大,开始有自己的小情绪啦。比如当他感到兴奋时,可能会通过摇头晃脑来表达。

    又或者,当他感到烦躁和不安时,也可能会不停地摇头。

    当然摇头也可能表示拒绝,比如奶吃得差不多了,他也会左右摆头,表示自己饱啦!

    05练习前庭觉

    宝宝脑神经中的前庭觉,需要到1~1.5岁才能慢慢发育成熟。

    在这之前,他们可能会自发自主地摇头,练习自己的前庭觉。

    这是一种良好的刺激,待后期前庭觉发育成熟后,这种情况就会慢慢消失。

    当然,宝宝频繁摇头,也可能是身体不舒服或生病了:

    06长湿疹或皮肤受刺激

    比如宝宝后脑勺、脖子、脸上等部位长湿疹,或被汗水浸泡刺激,导致皮肤发痒不舒服,就会摇头、蹭来蹭去。

    这种情况,咱们要检查一下宝宝是不是捂得太热出汗啦,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爽。

    07耳朵不舒服

    宝宝耳朵不舒服时,也会通过摇头、蹭脑袋、抓耳挠腮等动作,来给自己缓解不适。

    家长先检查一下宝宝耳朵是否有红肿,或耳道里是否有异味,是否有分泌物流出。

    发现异常,最好找医生看看。

    08缺钙或维生素D

    宝宝体内缺钙和维生素D,会情绪不稳,睡眠差、易惊醒还爱哭闹,并伴有不规律的摇头动作。

    所以建议定期带娃体检,有需要的话,在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VD或钙剂。

    虽然大部分摇头都是成长小插曲,但如果宝宝身上出现一些特殊信号,家长可就要注意了!

    摇头+抓耳:可能是耳朵过敏或有感染,耳道内有异物等。

    摇头+目光呆滞:要排查是否癫痫小发作。

    摇头+发育倒退:如原本会翻身的宝宝突然不会了,伴随摇头加剧,建议做脑部检查。

    让娃安睡不摇头的实用妙招

    作为两个娃的妈妈,我家老大那会儿,我也是天天捧着手机查“宝宝摇头是不是有问题”。

    老二时便已练就了一对火眼金睛——大多数不是生病了,而是宝宝在用“婴语”和自己对话呢!

    分享几个亲测有效的安睡不摇头的小妙招:

    👉室温调控好,夏天26℃左右,给娃穿纱布睡袋;冬天22℃左右,裹夹棉包被,身上干爽不发汗。

    👉小月龄每天练习三次俯趴(记得全程盯紧),既能锻炼颈部的力量,又能减少躺卧的时间。

    👉宝宝半岁前不建议用枕头,用一条纱布巾垫在脑后即可,但要经常换洗,避免细菌滋生。

    👉不必过度干预,宝宝摇头时别急着抱起来,先观察是玩耍还是真的烦躁。

    👉不要盲目补钙,枕秃≠缺钙,有时候过度补钙,反而影响铁吸收。

    写在最后

    最后,告诉大家一个摇头“三步排查法”:一看皮肤,二看后枕部位,三看耳朵。

    先判断宝宝是否真的不舒服,如精神好、饮食和睡眠正常,那么就不必担心。

    那是他在探索世界,可能在自我安抚,也可能在悄悄长大。

    作为父母,我们不必草木皆兵,却也不能视而不见,用平常心应对宝宝的这些成长小插曲,才是最好的养育之道。

    快来说说,你家宝宝成长路上,还有过哪些让你哭笑不得的“迷惑行为”?



    TOP